2022年3月19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的一個小農村里,一個滿頭白發,梳著頭長辮的老太太正在山坡上玩耍。
老太太的臉上掛著宛如孩童一般的燦爛笑容,手里拿著一大捧色彩鮮艷的花朵。
她一會兒把鮮花塞進嘴巴里嚼碎,等到沒有味道之后再吐出來。
有時候,她會突然哈哈大笑,把一朵花頂在頭頂,歡快地跳起舞來。
「媽,不要在外面耍了,快點回家吃飯了。」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從山坡上的一家瓦房中傳來。
老太太仿佛沒有聽懂一般,依舊在山坡上哈哈大笑,后來一個中年男子走了過來,才把她帶回了家。
這個老太太是誰?她和這個中年男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她為什麼看起來如此不正常呢?
童養媳的生活
這個看起來瘋瘋癲癲的老人名叫茍金花,出生于1936年。
茍金花出生的時候社會局勢非常動蕩,很多人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茍金花的親生父母在逃難的時候生下了她,但他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根本養不活這個年幼的孩子。
加上茍金花只是一個女兒,重男輕女的他們對她也沒有多上心。
于是,在逃難到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的時候,茍金花的父母把這個年幼的孩子扔在了馬路上。
好在茍金花命不該絕,被路過的一對農民發現并收養了,這戶人家姓茍,于是就給她用自己的姓氏隨便取了一個名字。
這對農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收留茍金花一方面是出于那并未泯滅的良知。
另一方面,他們也想要給自己體弱多病的五歲兒子找一個童養媳。
他們家的兒子名叫茍老根,是三代單傳,因為出生時遇到了難產,所以時常三病兩痛。
茍家并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沒辦法讓兒子常年吃藥養好他的身體。
有先見之明的他們也預料到,兒子成年之后在婚姻大事上也是一個難題,于是就給他找了茍金花這個童養媳。
因為家中的孩子并不多,所以這對夫妻對茍金花并不是特別苛刻。
相比來說,茍金花的生活比其他同為童養媳的女孩已經好過了不少。
這對夫妻非常心疼兒子,總是把家中的好吃的留給兒子茍老根,茍老根吃不完又沒有辦法長久保存下來的食物,他們就會給茍金花吃。
雖然茍金花小小年紀就開始學著做家務,學著照顧未來的丈夫,但好在她并沒有受到家人的打罵。
從懂事起,她就在村里人的「好意」提醒之下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但是,她并沒有受到這些心存歹意的人的挑撥,反而十分感激收養她的茍家父母,也很照顧茍老根。
從那時起,她便在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今后一定要照顧好丈夫,支撐起整個家庭。
茍老根一直體弱多病,時不時就要臥床休養,所以他根本沒辦法承擔家里的農活。
看清楚這一點的茍金花很小的時候就跟著養父母下地干活,希望以后能夠憑借一己之力養活整個家庭。
她幫著養母兼未來的婆婆收拾家務,還會下地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之后,茍金花還會跟著村里其他同齡人一起去山上挖野菜,割豬草,撿柴火。
茍金花所在的村子坐落在一片山坡上,運氣好的時候,她還能夠找到一些野生水果。
茍金花從來不會吃這些水果,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采摘下來,拿回家給茍老根吃。
茍老根雖然是家中的肚子,但卻沒有被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他很照顧這個比他小五歲的未來妻子。
也許是兩人青梅竹馬的原因,茍老根會把所有的好東西跟茍金花分享,這些水果自然不能例外。
看著這對小夫妻感情如此和睦,茍家父母對茍金花的態度也更加好了。
1952年, 茍金花年滿十六歲,茍家父母就為他們舉辦了一個簡單的婚禮,讓兩人成為了夫妻。
公公婆婆都是看著她長大的,丈夫的性情也非常溫和,所以茍金花著實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幸福的婚后生活。
公婆去世,丈夫纏綿病榻
結婚之后,茍金花先是生下了兩個女兒,在21歲的時候又為茍家添了一個兒子。
他們都希望這個孩子以后能夠過上富貴的生活,擺脫父輩們的苦難,于是就給他取名為茍富貴。
雖然之后茍金花再未孕育過孩子,但是她的公公婆婆們依舊對她很好。
茍家父母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已經在這塊黃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了一輩子,所以他們的干活速度非常快,得到的工分也很多。
茍金花年輕力壯,而且也是從小就開始干活的,所以幾乎每天也可以拿到滿工分。
在三個人的共同努力下,茍家那幾年的生活過得越來越紅火。
因為爺爺奶奶和母親的努力,茍富貴童年的時候可以說是村里最幸福的小孩。
也許是營養跟上了,那幾年茍老根的身體情況也有了一定的好轉,甚至能夠在自家的自留地里幫忙鋤草了。
可惜好景不長,這樣的幸福生活并沒有持續多少年,茍家父母就因為積勞成疾病倒了。
他們舍不得花錢買藥吃,身體每況愈下,無法再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
就這樣,家里所有的重活都落在了茍金花一個人的頭上,茍家的情況也急轉直下。
茍金花忙于干活養家,無暇顧及家里,身體不好的茍老根只能強撐著精神照顧生病的父母和年幼的三個兒女。
也許是不愿意繼續拖累兒子,這對為兒子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很快就病逝了。
但是,他們的死亡并沒有解決這個家庭所面臨的困境。
父母的接連去世,加上前一段時間的勞累,茍老根又病倒了。
茍金花和丈夫的感情非常要好,她不想在失去公公婆婆之后,再失去丈夫。
于是,她厚著臉皮找村里人借錢,想要把丈夫帶去縣城治病。
只是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一貧如洗,兜里比臉上還干凈,根本湊不出什麼錢來。
無奈之下,茍金花只能找村里的赤腳大夫開了草藥,死馬當活馬醫。
也許對這個世界還有太多的牽掛和眷念,茍老根憑借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家庭漸漸地度過了這次危機,而且他們的三個孩子也漸漸長大了。
因為家庭的原因,這三個孩子并沒有到學校讀過一天書,但是他們卻都是非常孝順懂事的孩子。
他們會下地幫母親干農活,也會照顧時常生病的父親。
茍富貴作為家里唯一的兒子,更是早早地就學著挑起家庭的重任。
后來, 茍富貴的兩個姐姐婚事先后有了著落,她們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家。
這個原本熱鬧的家庭頓時只剩下了三個人,顯得有點孤寂和冷清。
茍金花和茍老根希望茍富貴也能夠早點結婚生子,讓這個家重新變得熱鬧起來。
只不過,茍家的家庭條件是村里數一數二的差,所以并沒有姑娘愿意加入這個家。
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到了這個偏僻的小鎮里,二十出頭的茍富貴跟著村里其他年輕人去外面的大城市里打工。
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想把父親接到大城市中徹底治好他的病根。
只不過,他的這些想法后來都成為了空想。
茍富貴出去打工的時候,茍老根的身體時好時壞,但是為了不拖累孩子,他和茍金花一直瞞著茍富貴。
茍老根去廣州打工之后,擔心兒子的他憂思成疾,病情也就更加嚴重了。
他時常臉色發白,有時候還躺在床上喘不過氣來,讓茍金花一度以為丈夫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
后來, 茍金花擔心茍老根會突然逝世,于是就托人把茍富貴叫了回來。
也許是看見兒子的欣喜沖淡了茍老根的不適感,他再次活了下來。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情況已經大不如前了,茍富貴不敢外出打工,害怕出遠門了就連父親最后一面都見不到了。
于是,他平時幫著母親干農活,農閑的時候就去縣城里面打點零工。
只不過縣城的經濟也并不發達,茍富貴賺到的錢只夠給父親買上一天的藥。
后來,1987年的冬天, 年僅52歲的茍老根在寒風呼嘯的夜晚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傷心欲絕的妻子和兒子。
那個時候,茍富貴已經30歲了,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他依舊是獨身一人。
丈夫去世時,茍金花也已經51歲了,這個苦難了大半輩子的女人含著熱淚送走了丈夫最后一程。
母親老年癡呆,兒子孝順照顧
雖然那個時候的茍金花情緒已經面臨崩潰,但是想到還沒有娶妻生子的兒子,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父親去世之后,茍富貴依舊沒有出遠門打工,因為他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中。
那個時候,村子里的年輕人紛紛涌向了大城市,留在農村的都是一些老人。
后來, 老人也被孝順的子孫后代接到城里去共享天倫之樂了,這個原本熱鬧的農村越來越寂靜。
農田漸漸地變成了荒地,因為沒有人打理,山林里的植被卻越來越繁茂。
后來,山林慢慢地變成了小動物們的天堂,野雞、鳥類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可以看見野豬。
這些地方已經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于是政府就在山下修建了房屋,把山坡上的人都挪到了山下居住。
茍金花跟著兒子茍富貴到山下的新房中生活,但是在做農活的時候,她還是會時不時地跑到老屋里來。
母子兩人依舊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地勞作,茍金花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但是她的身體還是非常硬朗。
轉眼間,茍金花就到了78歲的高齡,這些年,她的生活過得很順遂。
兒子除了沒有結婚生子,其他地方都堪稱優秀,對茍金花這個老母親也非常孝順。
兩個女兒雖然隨著女婿們搬到了縣城里居住,但是縣城離他們家并不遠,兩個女兒也會時常來看望她。
也許是她的年齡越來越大,茍金花的精神漸漸出現了問題,她得了老年癡呆癥。
她潛意識里一直惦念著以前的老屋,于是就在兒子出去做農活的時候跑到了山坡上的住宅來。
茍富貴焦急地找了好久,才在老房子里找到了老母親。
之后,茍金花又多次跑過來,而且神奇的是,她回到老屋之后就不會到處亂跑,只會在山坡上玩耍。
茍富貴自己不注意的時候,母親發生什麼意外,于是就干脆帶著母親搬了回來。
2021年的冬天, 政府工作人員知道了茍金花和茍富貴的事情,出資在山坡上為他們建造了一棟新房。
茍富貴原本打算把老房子改造成雜物房,但是茍金花卻不愿意住在新修的房子里,每天晚上只往老房子里跑。
茍富貴沒有辦法,只能用好不容易攢下來的積蓄,請了幾個建筑工人來加固老房子。
茍富貴重新在山上開墾荒地,種了一些蔬菜,但是主食依舊要到鎮上去買,鎮上離老屋很遠,他們買一袋面都要走20里。
每次去鎮上趕集的時候,他都會打電話提前通知自己的姐姐,讓她們來幫忙守著母親。
他如今已經65歲了,但依舊沒有結婚,「這輩子就守著母親過了,她生我養我,我不能拋棄她。」
茍金花每天早上吃完早飯之后,就會在山坡上玩耍,有時候摘野花,有時候抓胡蝶,玩得不亦樂乎。
茍富貴在地里做農活的時候也會時不時地往山坡上望望,母親走遠了,他也會大聲地把她喊回來。
雖然茍富貴不能給茍金花提供富裕的晚年生活,但他依舊盡心竭力地照顧她。
他把母親當成孩子對待,每天都會把她收拾得干干凈凈的,有時候還會追著給她喂飯。
母子倆就這樣生活在這個寂靜的山坡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有時候,茍富貴的兩個姐姐和其他親戚也會來看望他,讓他不至于孤獨寂寞。
希望這對母子能夠健康快樂,幸福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