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天,一輛面包車停留在小鎮路邊,一個抱著孩子的流浪漢進入了面包車,坐在了后座,他的面前還有一名記者。
流浪漢指著街上的幾棟鋪面說道:「那些全都是我父親的房子,還有那個三層樓也是。」
記者問道:「那你知道你的父親具體有多少錢嗎?」
滿臉胡茬的流浪漢搖頭:「不知道,但從小到大別人都很羨慕我,說我家是千萬富翁。」
記者接著說道:「既然你現在已經走投無路了,那你為什麼不去找你父親幫忙呢?」
當記者說完后,流浪漢的手克制不住抖了起來,他輕聲說道:「我怕...」
這個富二代流浪漢是誰?他為何會淪落到流浪的地步?又是因為什麼事兒,讓他不敢與父親相認?
「從小到大,我一直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
「那些同學都很羨慕我,說他們也希望自己是我爸爸的孩子。」
坐在面包車里的流浪漢,不停地重復著這幾句話。
他叫做羅宇,出生于1995年9月12日,找上記者的時候,羅宇也才20多歲。
雖然在拍攝前,羅宇已經換上了自己的新衣裳,也大致修剪了自己的胡子和頭髮。
但羅宇看起來仍舊十分落魄,他的指甲縫里還有清洗不掉的淤泥。
除了羅宇,他身邊還有三個人。
身邊的女人叫做李曉雨,比羅宇大七歲,還有兩個小孩就是他們的孩子。
兩個小孩最大的一個今年三歲,小一點的今年才剛滿一歲。
老二是個小女孩,但她留著短發,身上穿著從垃圾堆里撿來的舊衣服,看起來臟兮兮的,看不出性別。
羅宇找上記者,也是為了自己和妻子懷里的兩個小孩著想。
羅宇和李曉雨以流浪為生,兩人都沒有正經的工作,要將孩子撫養長大十分困難。
當記者開車帶羅宇來到他父親的房子面前時,羅宇卻遲遲不肯下車。
記者說道:「有問題肯定需要見面解決,你需要面對現實,和父親溝通。」
然而羅宇的手在不停發抖,他說道:「我一看見家門就緊張,再怎麼樣都不敢去。」
記者問道:「你有什麼不敢的,你又沒做虧心事。」
羅宇解釋道:「一想到回家我心跳就很快,我心里對這個家有陰影。」
羅宇又道出了一個秘密,他稱,從13歲起父母就不要自己了。
記者追問:「你心里的陰影,究竟是害怕父母還是怨恨父母?」
但羅宇不愿再說,他一直很緊張地吞咽著口水,搖頭不肯下去。
無奈之下,記者只能獨自下車,并找到了羅宇的父親——羅中良。
在羅中良的口中,記者又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兒子頻頻讓父親失望」
羅中良年輕時是附近鄉鎮聞名的「狠人」。
這個男人有過人的膽識,當別人還在打工的時候,他已經打算自己當老板了。
羅中良說到做到,他也的確從窮光蛋變成了鎮上的土豪富翁。
村鎮里的人都以羅中良為榜樣,畢竟能夠掙上千萬家產,在這個小鎮里的確不普通。
在鎮上的街道,連著好幾間鋪面都是羅中良的。
鎮里最繁華的十字路口旁,羅中良還有一棟三層樓高的鋪面房。
然而在別人口中十分成功的羅中良,心里卻一直有一塊去除不了的疙瘩——他的兒子羅宇。
羅忠良在兒子出生后就十分寵愛他,羅宇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麼不順遂的事。
他有大把的零花錢可以花,而且還有父親的寵溺,簡直是人人羨慕的對象。
膽識羅宇卻并沒有因此變成一個討厭的孩子,相反,他懂事孝順,大家都很喜歡他。
這一直持續到羅宇上小學為止。
羅中良發現自己的兒子慢慢變了。
羅宇的性格變得很浮躁,嘴里還喜歡說臟話。
從羅宇的小學班主任那里得知,羅宇在學校里特別喜歡和高年級的小孩一起玩耍。
一個才7、8歲的孩子,卻喜歡和十幾歲的壞孩子一起玩。
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他們,羅宇便當起了「冤大頭」,主動用錢來收攏那些混混。
每次出去玩,羅宇都是付錢的那個人,他還總是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別人買東西。
到了后來,事情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那些混混讓羅宇直接給他們錢,而羅宇也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可是羅宇的零用錢畢竟是有限的,當他沒有零用錢的時候,他邁出了影響自己人生的一步:
他開始偷了家里的錢。
口頭教育不管用,羅中良便抄起了棍子,試圖喚醒糊涂的兒子。
羅宇在父親面前很乖,每次父親教育羅宇,羅宇總是立馬答應了父親。
但他做的和說的完全不是一碼事。
羅宇屢教不改,羅中良也沒有辦法了。
他想:只要孩子不犯錯,等他再大一些,就讓他去學個手藝,學成后回來幫忙。
自己有萬貫家財,只要兒子能不出格,他的將來其實是不愁吃穿的。
但是羅宇卻根本不答應。
他極度叛逆,壓根不想讀書,只想和外面的人「混社會」。
羅宇有家不回,之后更是翹課失蹤了好幾天。
那幾天里,羅中良將家附近的鎮子跑遍了,都沒能找到羅宇。
大概在七天后,羅中良才得知了羅宇的蹤跡。
羅中良是在鎮上的一間黑網咖找到的羅宇,羅宇此時已經熬夜打游戲幾天幾夜。
他的眼神迷離,眼睛下有一圈很厚的黑眼圈。
面對父親的教育,羅宇還是以前那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父親說一句,羅宇就低頭道歉一次。
但是雙方都知道,羅宇的道歉根本不是發自內心的。
羅中良開始懷疑自己,自己怎麼會把孩子教育成這個樣子?這個孩子不但不求上進,就連心智似乎都有著很大的問題。
「是我錯了嗎?」羅中良反思自己。
沒有辦法,羅中良決定:給孩子送到他親生父親那里!
原來羅宇根本就不是羅中良的孩子,而是在1996年被領養過來的。
只不過出于對孩子的考慮,羅中良從來沒有跟羅宇說過這些,他害怕會傷害到孩子的心。
而羅宇的父親叫王志高,羅宇是他不要的孩子。
羅中良為了「換」羅宇,甚至還給了王志高幾萬塊錢。
要知道,這筆錢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巨款了。
這足以證明羅中良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孩子。
其實這個時候,羅中良還并沒又打算真的讓羅宇脫離家庭。
他知道王志高家很貧困,他打算給羅宇送到那里一陣子,讓他知道貧困的痛苦后,他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改過自新的。
到時候,他還是會把孩子接回來。
養了這麼多年了,他真的難以割舍掉這份感情。
然而羅中良沒能等到兒子改變的消息,相反,兒子羅宇又離家出走了!
而且這次離家出走和往常不一樣,這一走,就是7年。
當時羅宇才13歲,雖然頑劣,但是他還只是個孩子。
這樣的孩子能有什麼謀生的手段呢?打工都不會要呀。
答案很快出來了:原來羅宇竟然用父親的名義到處借錢。
當然,他的父親羅中良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回事。
羅宇借錢的數額都不多,大人們也不會真的去追著他要錢,因為羅中良在當地還是很有名氣的。
如果有「不長眼」的人管羅宇要錢,羅宇就會理直氣壯地說:「你管我爸爸要去!」
所以,當羅中良知道自己有這麼多「債主」的時候,他簡直懵了。
這時的羅中良才知道,羅宇是真的沒救了。
他曾經非常非常擔心羅宇,因為他知道羅宇沒有吃過什麼苦頭,他害怕兒子在外面上當受騙。
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卻是騙人的那個。
羅中良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不要這個兒子了!
因為四處欠錢,羅宇不敢繼續待在鎮子附近了,他開始遠走他鄉四處流浪。
「一切情有可原」
在羅宇17歲那年,他認識了當時25歲的李曉雨。
兩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李曉雨還給羅宇生下了一兒一女。
但是對于兩個自己還是孩子的人來說,他們根本無力撫養小孩。
但是羅宇因為自己身世的緣故,他堅決不肯把孩子送人。
雖然自己的人生已經很爛了,但是他不能讓孩子的人生也爛掉。
這就是羅宇回來找羅中良的原因。
關于羅中良所說的一切,在羅宇那里卻有著不一樣的說法:
羅宇上小學時,班里的同學都知道他是被抱養的小孩。
那些同學孤立、嘲笑羅宇,這讓羅宇在學校里很煎熬。
當他發現,只要自己給他們花錢的時候,這些人就會和自己一起玩。
可是一旦他不花錢了,這些人就又會開始欺負他。
這樣的孤立,對于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是可怕的。
那羅宇為什麼要離開王志高的家呢?
羅宇說自己雖然是他的親生兒子,但根本不熟,王志高非常不愿意養他。
而這個可惡的男人,居然還利用羅宇,讓羅宇去養父家借錢。
就算是頑劣的羅宇,也覺得這個「父親」格外惡心。
這就是羅宇離開那個家的原因。
可當羅宇站在羅中良家門口的時候,卻有些近鄉情怯了。
羅宇說:我后悔了,我沒臉向他求助。
但是,羅中良卻向他伸出了手。
「我知道你的本性不壞,你只是走錯了路。」
父子再見面,這是羅中良對羅宇說的第一句話。
父親說了很多很多的話,里面飽含著對羅宇的希冀和期待,以及多年來對他的想念。
而羅宇卻哭了。
有悔恨,又自責,有內疚,有慚愧。
他對著羅中良衷心說道:「對不起,爸爸...我知道錯了。」
羅中良也很釋然,他抱著羅宇開口道:「你也不用對不起我,我不生氣,對我來說你只是太不懂事了。」
面對流浪了七年的兒子,羅中良并沒有答應替兒子照顧孩子。
羅中良只是給了羅宇一家四口一個居住的地方,之后的路還需要羅宇自己打拼。
羅宇和養父關系變好后,他開始打算學習一門手藝。
在養父的建議之下,羅宇決定去當一名廚師。
羅宇在養父的幫助下開了一家飯店,夫妻二人一起努力,雖然掙的錢并不多,但是對于以前來說,簡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而在兩年后,羅宇還清了從養父那里借來的開店錢。
現在,羅宇的孩子也可以讀書上學了。
一家人正朝著幸福的方向前進。
浪子回頭,為時不晚。
兒子結束了流浪,父親找到了依靠——儘管來得有些晚,但好歹最終還是一個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