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每天需要肩挑三十斤的水走過大山。
有人說,她抗的不是水,而是整個家。
母親離家不歸,父親臥病在床,一個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了瘦小女孩的肩膀上。
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反而對挫折露出了微笑。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
陳禮燕,出生于2002年,家住漁度村。在她 1歲兩個月大的時候,母親毫無征兆的離開了這個家,這個家庭破碎了。
在母親走后,陳禮燕成為了父親唯一的希望。所以父親又當爹又當媽,總算是將她拉扯大了。
轉眼間小小的陳禮燕就到了上學的年紀, 父親將她送入了縣城的長春小學。
父親沒有什麼文化,所以他只能靠賣苦力賺錢。
日子雖然過的辛苦,但是這卻是小姑娘陳禮燕最快樂的日子。
父女倆互為對方的救贖,一天勞作下來,哪怕父親再累,只要看到女兒甜蜜的笑容,他就覺得什麼辛苦都值得了。
但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的。
在2010年的時候,陳禮燕還在上學前班的時候,父親被醫生告知身患不治之癥。
為了女兒著想,陳禮燕的父親甚至去求弟弟,希望把女兒過繼給弟弟養。
但是陳禮燕卻拒絕了,用她自己的方式——沉默。
由于經濟壓力非常大, 他們沒有多余的錢住院,所以在父親病情稍微穩定的時候,他們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從此,她便肩負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而她也只是一個剛剛七歲的小女孩。
老家的房子已經塌了,他們 父女倆就住在一個臨時搭建的窩棚,生活物資全部靠政府救助和親戚接濟。
在2011年6月,父親由于病情加重,已經無法下床,可是她對自己父親仍然不離不棄。
小小的陳禮燕已經懂得了規劃的重要性,她拿出紙筆給自己做了一個表格,表格上規定著她每天幾點要干什麼事。
六點半,這是別的小孩還在賴床的點鐘,而陳禮燕卻已經起身做飯了。
為了能讓爸爸一睡醒就吃上熱乎飯,她連臉都不洗,就先拿著菜刀開始切菜。
菜刀對于瘦弱的她而言太沉了,她只能雙手握著菜刀,整個人都顫巍巍的,就這樣一點一點把菜切完。
她的胳膊上有很多燙傷的痕跡,這是她炒菜時被熱油崩痛的證據。
喊完父親起床后,她也不敢休息,要馬不停蹄地去挑水。
由于她力氣比較小,所以只能找兩個小桶,裝上水之后大概有30多斤重。水塘很深,她只能一瓢一瓢的把桶舀滿。
從水塘到家要爬34步梯子,這對于她來說非常艱難。
她手臂太短,抓不穩桶上的繩子,因為這超過了自己承受的重量,所以有好幾次水都灑在了半路上。
這一切都完成后,她才可以去學校。
從學校回來后,她又要開始給父親做飯,她要趕在晚上5點之前把作業做完。
因為5點是她規定自己必須要開始做家務的事件。
一個瘦弱的小女孩,她不但要清洗自己的衣物,還要清洗父親的,還要收拾整個廚房。
幹完這些,她又要去挑水了。
如果做得快,她可以在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回到家,給父親洗漱乾淨之後,這才是她一天中唯一的休息時刻。
但是她根本來不及玩耍或者做些別的什麼,疲勞如潮水般席捲而來,她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由于他們 沒有錢買煤炭,所以陳禮燕做飯只能燒木柴。 每隔十幾天她就會跑到山上砍一些木頭,然后曬干之后在用肩膀扛回家。
由于長期做這些重活,她的肩膀上和手上生出了厚厚的老繭,皮膚和同齡人相比顯得格外粗糙。
在其他小朋友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紀,小小的陳禮燕就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了這個風雨中搖搖欲墜的家庭。
自從父親生病后陳禮燕很少出遠門,逢年過節去親戚家總是第一時間就往回趕。她說自己不在家爸爸連一口水都喝不到,所以自己不能離開太久。
陳禮燕沒有途徑掙錢,她唯一能夠獲得的經濟來源就是政府發的保證金,一年下來也就幾千塊。
可是自己家還欠著債呢,父親的藥也需要錢,這些錢根本是杯水車薪。
為了省錢,陳禮燕決定種菜吃。她不會呀,不會就只能學!于是她自學種菜,當她看到地裡長出嫩芽的時候,臉上的笑容都止不住。
她還 請自己的二叔幫忙種植了40多斤的洋芋,到了夏天的時候,他們就能收獲幾百斤的洋芋,這就夠她和父親吃上兩個月。
親戚們都心疼陳禮燕,于是逢年過節就會送些肉給他們吃。
小孩子正是饞肉的時候,但是陳禮燕硬是能一口都不吃,她要全留給父親。
父親是病人,父親要補身體,所以父親吃肉。
這是她的邏輯。
陳禮燕自從父親生病以來,她沒有買過任何東西,自己衣服和學習用品都是鄰居和親戚們送來的,對于她來說只要有衣服穿就夠了,從來不挑剔。
為了讓父親能夠多吃點有營養的肉和雞蛋,陳禮燕從自己的二叔那里要了幾只小雞喂養。由于沒多的糧食給它們吃,她就到 田間找些最嫩的野草,然后切碎了喂給它們吃。
她說自己養了雞就會有雞蛋吃,剩下的還能夠拿去賣錢,這麼小的陳禮燕就已經知道了如何去省錢,如何去賺錢。
這麼苦,但是陳禮燕從來沒有抱怨過。
她的臉上永遠掛著燦爛的笑容。
而且陳禮燕絲毫沒有耽誤自己的學習,她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學校也被陳禮燕的行為感動,不但免除了她部分學費,還允許她比別人晚交錢。
雖然父親身患重癥,但是陳禮燕從來沒有失去過希望。
陳禮燕為了能夠讓父親快點好起來,她每天都會和父親說一些開心的事情,她說自己的愿望就是好好讀書,把父親照顧好。
一個如此幼小的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都能不喪失迎難而上的勇氣,我們身為成年人,不更應該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態度嗎?
希望陳禮燕的父親能夠病情好轉,也祝福陳禮燕能夠順利長大,生活已經對他們很不公平了,希望後面的日子里,老天能夠對他們仁慈一些。